根据本废水的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方案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采用“物化+生化”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主要为“格栅+隔油调节+A2O+二沉+消毒” ,新建设施结合原有构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予以改造利用,使本改扩建工程发挥的处理作用。处理后水质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1.2、设计依据
本处理系统针对肉类生产污水的特点,采用物化+A2O+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
好氧池中采用半软性填料,填料采用DLZHTL-150型组合式PP(聚丙烯)材料,比表面积800m2/m3,其比表面积大,水流特性优越,不易堵塞,表面易挂膜,有利于提高生物膜的活性与生物量。好氧池采用微孔曝气软管,使污水在池内不断循环,确保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曝气器采用可变孔曝气软管,规格为Ф65,气孔密度为1800-1900(个/米),氧的转移率达20%以上,设计供气量为3m3/m.h,氧的利用率比一般的曝气装置高2~3倍。
曝气处理后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进一步脱氮,在缺氧菌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成N2和H20,曝气池是一种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低噪音的鼓风机提供氧源,通过放置填料,鼓风曝气,设回流系统,对、氮BOD5、磷的去除有显著的效果。
设计范围
肉类食品加工工业水处理站,工程界内的工艺管道、设备、土建、电气仪表及公用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及开车调试,不包括废水的收集管网及废水排出界区外排水管网以及工程相关的检测、验收工作。
单体及设备说明
4.1.1、格栅
为防止毛皮、碎肉、内脏杂物等大颗粒杂质进入隔油沉淀池沉积在其后设置二台旋转细格栅,其规格为WGS-500A,栅隙3mm,功率0.75kW,进一步去除悬浮物,以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格栅井设计尺寸为3×0.55×2.5m。栅渣定期清除,作垃圾处理。
4.1.2、隔油沉淀池
隔油沉淀池采用平流式结构,该池的设置主要是强化预处理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隔除水中的浮油、浮渣,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二、沉淀大部分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无机颗粒杂质,有效保证污水提升泵不堵塞卡死,大大延长了提升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沉积物的清理工作,延长后续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隔油沉淀池设计停留时间HRT=2.7h,有效容积V有效=338m3(L×W×H=24m×3.5m×4.5m,有效水深4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设有浮油收集装置。
隔油沉淀池内设一台行车式提靶撇油刮泥机。上撇浮油、下刮沉泥,刮泥机往复运行,往复频率根据现场调整,底部设置一台潜污泵排泥至污泥浓缩池。浮油撇入集渣槽内,底部污泥由一台潜污泵送至污泥浓缩池中。两台潜污泵型号25WQ7-8-0.55,流量Q=7m3/h,扬程H=8mH2O,功率N=0.55kW。
4.1.3、调节池
由于排水的周期性与水质的不均匀性,来自各时的水质、水量均不一样,一般高峰流量为平均处理量的2~8倍,因此为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的出水水质,同时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所以设计一调节池。
调节池设计停留时间HRT=10.0h,有效容积V有效=1250m3(L×W×H=24m×15m×4.5m,有效水深3.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置二台排污泵提升污水至后续处理系统,型号为125WQ130-15-11,流量Q=130m3/h,扬程H=15mH2O,功率N=11kW。
4.1.4、气浮池
浮选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废水中的污物,使其随气泡升到水面而加以去除(通过刮渣机)。浮选法一般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疏水性颗粒,对于亲水性颗粒可以加入浮选剂改变颗粒的亲水性能,增大润湿角的办法同样可用浮选法分离。因而浮选法广泛的用于炼油、造纸、纺织、印染、电镀、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浮选法按气泡生产方式可分为:充气浮选、溶气浮选及电解法浮选。充气浮选能耗很低,但由于微气泡直径大因而渣水分离不明显,电解法浮选技术尚不完善,目前使用多的为溶气式浮选。但溶气式浮选长期使用有能耗高、易堵塞等缺点,为此本工程采用曝气机进行浮选处理,气浮装置主要部件采用旋切式曝气机是利用旋切式叶轮在高速旋转下产生抽真空作用,吸入空气及回流水并完成有效的气水混合及混合相的切割,从而产生大量的细微气泡。微气泡小直径达0.5微米,大部分气泡直径在10~300微米之间,使其粘附于杂质絮粒上,造成杂质絮粒整体比重小于水的状态,并依靠浮力使其上浮至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方法,在工艺中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悬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