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及设备说明
4.1.1、格栅
为防止毛皮、碎肉、内脏杂物等大颗粒杂质进入隔油沉淀池沉积在其后设置二台旋转细格栅,其规格为WGS-500A,栅隙3mm,功率0.75kW,进一步去除悬浮物,以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格栅井设计尺寸为3×0.55×2.5m。栅渣定期清除,作垃圾处理。
4.1.2、隔油沉淀池
隔油沉淀池采用平流式结构,该池的设置主要是强化预处理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隔除水中的浮油、浮渣,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二、沉淀大部分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无机颗粒杂质,有效保证污水提升泵不堵塞卡死,大大延长了提升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便于沉积物的清理工作,延长后续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隔油沉淀池设计停留时间HRT=2.7h,有效容积V有效=338m3(L×W×H=24m×3.5m×4.5m,有效水深4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设有浮油收集装置。
隔油沉淀池内设一台行车式提靶撇油刮泥机。上撇浮油、下刮沉泥,刮泥机往复运行,往复频率根据现场调整,底部设置一台潜污泵排泥至污泥浓缩池。浮油撇入集渣槽内,底部污泥由一台潜污泵送至污泥浓缩池中。两台潜污泵型号25WQ7-8-0.55,流量Q=7m3/h,扬程H=8mH2O,功率N=0.55kW。
4.1.3、调节池
由于排水的周期性与水质的不均匀性,来自各时的水质、水量均不一样,一般高峰流量为平均处理量的2~8倍,因此为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的出水水质,同时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所以设计一调节池。
调节池设计停留时间HRT=10.0h,有效容积V有效=1250m3(L×W×H=24m×15m×4.5m,有效水深3.5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置二台排污泵提升污水至后续处理系统,型号为125WQ130-15-11,流量Q=130m3/h,扬程H=15mH2O,功率N=11kW。
4.1.4、气浮池
浮选就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去黏附废水中的污物,使其随气泡升到水面而加以去除(通过刮渣机)。浮选法一般适用于去除水中的疏水性颗粒,对于亲水性颗粒可以加入浮选剂改变颗粒的亲水性能,增大润湿角的办法同样可用浮选法分离。因而浮选法广泛的用于炼油、造纸、纺织、印染、电镀、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浮选法按气泡生产方式可分为:充气浮选、溶气浮选及电解法浮选。充气浮选能耗很低,但由于微气泡直径大因而渣水分离不明显,电解法浮选技术尚不完善,目前使用多的为溶气式浮选。但溶气式浮选长期使用有能耗高、易堵塞等缺点,为此本工程采用曝气机进行浮选处理,气浮装置主要部件采用旋切式曝气机是利用旋切式叶轮在高速旋转下产生抽真空作用,吸入空气及回流水并完成有效的气水混合及混合相的切割,从而产生大量的细微气泡。微气泡小直径达0.5微米,大部分气泡直径在10~300微米之间,使其粘附于杂质絮粒上,造成杂质絮粒整体比重小于水的状态,并依靠浮力使其上浮至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方法,在工艺中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悬浮油。
1.3、设计原则
1.3.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
1.3.2、充分利用已有的工程条件,使新建部分与已有工程紧密衔接。
1.3.3、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的要求,改造部分污水处理选用工艺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少,工程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的方案。
1.3.4、选用性能可靠、效果好,能耗低的国内先进设备。
1.3.5、设计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力求噪声低、基本无异味,不影响周围环境。
1.3.6、自动化控制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
根据废水特点及处理出水要求,该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物化+生化处理工艺是必需的。废水CODcr与色度较高,废水中油脂浓度**过40mg/l时,油脂粘附于生物膜表面,阻断废水与生物膜的接触,使生化去除效率下降;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猪毛、肉屑、骨屑、内脏杂物、未消化的食化和粪便等也不易生化,因此该废水必需采取必要的预处理及物化处理,尽量降低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悬浮物和油脂含量,再进行生化处理,确保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
肉类制品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的主要来源为:圈栏冲洗;剖解车间排放的含内容物的污水;炼油车间排放的油脂污水;地面冲洗水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毛皮、碎肉骨屑、内脏杂物、未消化的食物以及粪便等污染物,悬浮浓度较高,水呈红褐色并有明显的腥臭味,是一种典型的**污水。污水中一般不含有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蛋白质及油脂,含盐量高。